閱讀教學中作文訓練滲透
篇一:淺談閱讀教學中的寫作指導滲透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寫作指導滲透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語文教學中忽視閱讀教學對寫作指導滲透的這一現象,結合筆者自己的教學實踐,闡述閱讀教學與作文指導有機結合的意義與做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
在語文學習中,作文占據瞭半壁江山;在考試中,作文亦可以說占瞭半邊天。但是,反思我們的教學實踐,專門的獨立的作文課又往往很少。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語言枯燥幹澀,內容單調乏味,沒有什麼章法技法可言。怎麼改變這種現狀?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課文閱讀帶動寫作,在閱讀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從課文的內容選擇、材料組織、語言表達、篇章結構等諸多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延伸開去,自然而然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作個鏈接,使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為一體,作文對於學生而言,便不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
一、引導學生在閱讀課中獲得間接經驗
說到作文教學之難,有人歸納為當今中學生作文的?三乏說?,即學生的學識貧乏、生活積蓄貧乏和思想情感貧乏。對於這種說法,我較為贊同。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經驗的缺乏決定瞭他們知識情感上的單調。但是,經驗有兩種來源,可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需要親自經歷和體驗,而間接經驗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從書本中、媒體中、交流中,尤其是從課文的學習中獲得。因為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課本裡有生活的百態,這是學生攝取寫作素材的采集庫;有人生情感的百態,是學生思索人生,體悟真善美的好處所。這些都是有用的寶貝,而我們的學生卻往往視而不見。所以我們應該在閱讀課中引導學生挖掘挖掘課本裡的素材寶藏,獲取更多的間接經驗。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① 在閱讀中吸收的東西多瞭,豐富瞭,充實瞭,寫作時就會得心應手,傾吐出五彩繽紛的花朵。根據這種情況,在講讀課中,我特別註意將課文中的內容教給學生作為寫作材料,引導學生體悟課本內容並由此延伸至生活的廣闊海洋,這樣學生的生活就不再是單調的黑白,而呈現瞭繽紛色彩。教師可以多問幾個?課文關註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