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結題報告
篇一:《小班繪本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小班繪本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綱要》指出小班孩子會講簡單的故事,能自己翻閱畫面較大、主題突出、形象生動的兒童讀物。可以說“繪本”就非常符合這一要求,它是通過圖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其中,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著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不再僅僅起到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而是圖書的命脈。繪本到底讀什麼?又該怎麼讀呢?
一、什麼樣的繪本適合小班孩子閱讀
不同年齡的孩子其身心發展是有區別的,他們對閱讀的需要也是有區別的。從內容上說,雖然繪本都適合孩子閱讀充滿童趣的故事,但往往因為孩子的生活經驗,影響其理解。從情感上說,每個年齡階段的社會性發展又是繪本教育價值最大限度發揮的前提。所以,當我們拿起一本繪本首先需要鑒定一下,它是否適宜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
二、怎樣閱讀繪本
一)形式多樣的的引入很重要
我選擇在孩子午餐後或每周下午的一段時間作為繪本閱讀的時間,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故事,瞭解故事內容。對於孩子來說,這不應該隻是一個攝取知識的過程,更多的應該是一個享受快樂,享受愛的過程。因此,豐富多彩的閱讀引入方式很重要。
二)不能錯過的三大部分
1)封面:封面的意義不僅僅是書的外皮,從封面我們能讀到很多有趣的東西。有時候,精彩紛呈的封面是引人入勝的開頭。
2)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心之間的一張襯紙。在繪本中,環襯往往不隻是簡單的一張裝飾畫面。它與繪本內容息息相關,暗示著主題,透露著細節,所以,在閱讀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這精彩的一面。
3)封底:很多繪本在你掩上書的那刻依然沒有完結,精彩的封底同樣不能錯過。
三)形式多樣的延伸活動
在教師指導幼兒閱讀若幹故事後,就可以讓幼兒嘗試自己閱讀,這時,幼兒會像遇到老朋友那樣,在熟練故事的同時,有機會去註意文字和圖片中他們以前沒有註意到的部分,加深故事的理解。當幼兒在熟悉故事後,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創造一些與故事有關的活動來拓展閱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