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托物言志的作文
篇一:作文一(記敘文)
記敘文寫作指導
記敘文: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1.六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人稱: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更加親切)和第三人稱(更加廣泛)。
3.線索:①人線 ②物線 ③情線 ④事線 ⑤時線 ⑥地線
4.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平敘)。
☆5.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或正面,側面、細節)、議論、抒情、說明等 。
6.表現手法:描寫、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象征、比喻、以小見大、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卒章顯志、托物言志等。
一、學會觀察
作傢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 ,善於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於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 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對觀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隻有抓住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觀察要細致。所謂細致,不是說在觀察人物時不分主次,而是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不同性格的人,說話、做事時的表現是不同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絲微笑,往往帶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觀察必須細致入微。觀察得越細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體、更生動形象 。
第三,比較觀察。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目的是求異。在觀察時,要抓住老師在各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征,即生氣時、高興時、嚴肅時??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