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校園獻一策作文
篇一:我為學校發展獻一策
“學校發展”之我見
——我為學校發展獻一策
學生,一個肩負著歷史使命的名詞,他們是祖國的棟梁、民族的希望。對於每一個學生的傢長來說,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我們都期盼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下,能努力學習、奮發向上,開創美好而燦爛的明天。因此,學校良好有序的發展將深刻影響每個孩子未來的成長。下面就“學校發展”這一話題談一談我的幾點認識和感想。
一 教育的終極目標
關於教育的終極目標,古今中外的大師、學者們提出許多真知灼見。孔子認為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內“仁”外“禮”的君子;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泰戈爾則說“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專傢李鎮西說:“素質教育的精髓什麼?那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教育應使受教育者在上學階段就感受到學習是幸福而有意義的,並以此為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使人幸福地生活。
二 學校的長遠發展
一所學校的教學理念、文化品位、教學管理、課程設置等方面對其長遠發展影響深遠。我認為,“建設和諧人文校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應是學校的教育宗旨。為此,我建議學校行政領導及教師應關註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關註學生。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培養怎樣的學生應是每個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盧梭有一個著名論點:教育即生長。杜威進而闡釋道:這意味著生長本身是目的,按照這個觀點,教育應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因此,在進行教育決策、課程安排和課堂教學時,應註意到學生個性差異、年齡特征等,如少佈置一些機械重復的作業,多安排一些靈活拓展的活動。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解決問題能力。
第二、關註教師。教師是學生成長的精神導師,也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學術素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