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廁所宣傳標語
篇一:校園公共衛生間不應該貼文明標語
謝謝主席,主席,評委,對方辯友以及在場的各位觀眾,大傢晚上好。
4月16日,西北師范大學校學生會官方微博發起話題討論:“廁所應不應該貼標語”。話題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如今評論轉發已經到瞭兩千餘條。而今天在這師大杯的賽場之上,我方想要告訴大傢的是:校園公共衛生間不應該貼文明標語。
首先我們先明晰兩個概念,第一,校園是指學校教學用地或生活用地的范圍,第二,文明標語是用來提示、鼓勵和倡導文明行為的口號。再者,我們來明確適合今天這個辯題的討論范圍。中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教育對於學生的行為規范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從平時的教學再到各種條例規章,文明標語在其中無法發揮其作用且事實上的確沒有存在。而大學管理相對開放,對於校內公共衛生間的文明管理也較為寬松,文明標語有其發揮作用的空間。故而今天討論應著重於大學校園之中。下面將由兩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其一,從已存在於校園公共衛生間內的張貼文明標語的行為來看,其數量是不容小覷的。究其來源分類,大致來源於校園後勤,社團公益以及具有商業目的運營團體。其中商業組織為其商業目的所提供提供的文明標語占大多數。由於校園管理體系無明確規范,致使張貼行為的過度自由化,與此同時,加之對張貼來源的無從限制,最終致使文明標語的張貼數量的泛濫和質量的粗糙的雙重堆砌,不僅沒有效果,更會讓人反感。在校園公共衛生間張貼文明標語的行為本身也逐步變成瞭一種不文明,。
其二,加之在校人員大多數為受過優良教育的教師學生,素質文明程度高,有基礎的文明行為準則,文明標語的存在就顯得很無作用。有著時時提醒功能的張貼文明標語,在做著無謂的提醒的同時,也是在質疑被提醒者的自身素質,不但本身作用達不到,反而得不償失讓人心寒,所以校園公共衛生間貼文明標語更加不應該啊。
誠然,文明標語在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將其張貼於校園公共衛生間,是不應該的。因為文明標語你貼或者不貼,文明行為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上周就在咱們的一號樓門前,展出瞭倡議書,各個學院也通過瞭自己的方式來倡導一種文明行為,收效是顯著的。那麼就在這裡讓我也來倡議一下,第一,文明如廁,舉手之勞;第二,校園公共衛生間不應該貼文明標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