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2013屆第一次學期期末考試語文作文
篇一:作文題:(揚州市2013屆第一學期期末市統測試題
作文題:揚州市2013屆第一學期期末市統測試題)
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的文學演講中,講述瞭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傢難得的包瞭一頓餃子,每人隻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瞭我們傢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的說:“我們一年也吃不瞭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瞭!給你紅薯幹就不錯瞭,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瞭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瞭老人碗裡。
請在材料的含意范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幾種可取的且有一定深度的立意:
(1)肯定母親的行為:從母親對我的訓斥的角度,“施舍首先是一種尊重”;從母親“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瞭老人碗裡”的行為的角度,“身教重於言教”或“人性的大愛就在點滴細節”、“善心不是表演而是發自真誠”等。
(2)批評“我”的“打發”心理或語言“給你紅薯幹就不錯瞭,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愛心不是簡單的打發或施舍;行善更該盡善;行善不該盛氣凌人等。
(3)對比“我”與母親的行為:真誠助人與敷衍;“施舍”含貶義)與“舍施”即不顧慮自身而關懷對方);尊重與蔑視。
(4)從材料作延伸:富貴中的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能行善更應敬仰;高調行善與低調行善;因為有人格的尊敬,悲憫才彌足珍貴等。
“施舍”與“舍施”下水文)
在饑餓的年代,不論是半碗紅薯幹還是半碗餃子,能舍得拿出來施予他人,都不容易。但問題是:“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對於此時莫言手中的半碗紅薯幹,已屬有瞭熊掌而可舍棄的魚瞭,把自己今天中午可以舍棄的“魚”贈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