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的作文
篇一:關於抗日戰爭1000字
關於抗日戰爭
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是我們的先輩和帝國主義廝殺的戰場,七十年前,硝煙和戰火隨著侵略者的鐵蹄肆虐著祖國的大地,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都發出戰鬥的吶喊聲。回顧歷史,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這段時間中,中國始終是處於被侵掠和被剝削的國傢,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在甲午戰爭期間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戰後簽署瞭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這場海戰也並沒有讓清政府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但被八國聯軍的槍炮打破瞭城門時,也意味著清政府的瓦解,而中國人的尊嚴也更是因為《辛醜條約》的簽訂而再一次受到侮辱。當列強們根據條約奪走我們的土地、賠款和資源時,中國已是一副破敗不堪的景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國民政府的成立,使一顆戰爭種子埋在瞭中國大地上。
1929年因為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而使得國內一片混亂的日本帝國將目光投向瞭中國這塊肥肉。此時的中國,軍閥混戰,天下大亂,而日本也借此機會拉攏瞭被稱作“東北王”的軍閥——張作霖。日本帝國計劃著一方面以與張作霖合作為幌子將部隊駐紮在中國東北一帶,私下裡秘密的進行軍事設施。同年,張作霖常坐火車時被日本關東軍炸傷,隨後不治身亡。隨著張作霖的死亡,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如瘟疫般擴散開,這也使關東軍的行動更為猖狂。1932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以“中國部隊炸毀南滿鐵路”為理由攻打東北三省,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變”,而關東軍也以此為契機,以日、滿、蒙古、漢、朝鮮五族組成的“偽滿洲國”,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它直接對東北人民進行血腥統治、犯下瞭滔天罪行。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采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直至1937年7月7日,隨著盧溝橋上的第一聲槍響,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但僅僅不到一個月,天津失守,國軍部隊不得不將全部力量投入到上海和南京的防衛當中。隨之爆發瞭淞滬血戰,此時日本甚至提出瞭“三月亡華”的狂言,但通過國軍軍隊80餘萬人百日之久的奮勇抵抗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
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