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一: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作文
作文一: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張晟華 /鼓樓實驗 /5年5班 媽媽是個愛嘮叨的媽媽,經常說起過去,我驚訝地發現媽媽小時候的生活與我現在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區別,30年來,衣、食、住、行、通信都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說說衣吧。30年前媽媽還是個生,據她說,小時候最喜歡過春節瞭,因為過春節不僅可以收到大人的紅包,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最高興的是有新衣服可穿瞭。平時媽媽很少有新衣服,穿的多是大姨剩下的舊衣服,所以每年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那天吃過晚飯,洗過澡,才能換上漂亮的新衣服。可我現在,隨時都有新衣服穿,有些衣服隻穿一個季節就送人瞭。比起媽媽,我是多麼幸福啊。 再說吃。每次我不願吃飯時,媽媽就開始數落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媽媽說她大學時才第一次吃瞭漢堡包,小時候喜歡春節,還因為隻有到春節時,外公才會買一些零食,媽媽可以一根接一根地啃甘蔗,可以吃好多糖果和水果,可以吃到年糕,還有好多豬蹄,我很不理解媽媽說這些時幸福的表情,這些東西不是隨時可以吃的嗎?而且我們現在幾乎每周都要去餐館吃一次飯。 住不得不說。媽媽小時候住在外公單位宿舍裡,宿舍裡沒有私人衛生間,隻有一個公共衛生間,衛生條件很差,媽媽小時候特別害怕上廁所。所有人的宿舍都沒有裝修,地板是水泥的,夏天沒有空調,隻有一臺電風扇拼命轉,電視是14寸黑白電視,而且還要不停地用手撥拉電視上面的天線,以便收到信號,好寒酸啊,現在我們住在寬敞的套房裡,有陽臺、有衛生間、有大廳、有書房,各種電器應有盡有,方便極瞭。 媽媽說近年來交通變化是驚人的。媽媽住寧德城關,而媽媽的外婆傢在偏僻的鄉村,最早鄉村隻有土路,每次才8、9歲的媽媽都得徒步往返8公裡的路,才能到鎮裡坐車,後來媽媽十幾歲時土路經過改造可以通三輪摩托車瞭,媽媽就幸福地坐三輪摩托車回大外婆傢,這幾年那條土路已經改造成水泥路瞭,我們也有瞭自己的小車,現在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小汽車裡回大外婆傢探親。寧德和福州的交通也日新月異,媽媽上大學時要坐四
五個小時的長途客車,現在坐動車半個多小時就到瞭,媽媽自己開車也隻需要一個多小時。 通信手段的發展更讓人驚喜。20年前外婆傢裡還沒有電話,媽媽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