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作文
篇一:孩子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孩子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語文新課標對中年級習作要求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但在教學中,我卻發現學生在習作練習時存在以下問題:
一、無話可寫
面對一個作文題目或看圖說話想不出幾個句子,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內容。究其原因是找不到材料,也就是說孩子的思維還沒有打開。其實很多時候找不到材料並不是沒有材料,而是孩子沒有意識到這些身邊發生的、親身經歷的、親眼看到的就是可以寫的東西。這也說明,要寫好作文首先還得做一個有心人,處處留心皆文章。為此老師可以通過引導督促孩子記日記來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
二、會說不會寫
有些孩子在口語中能應情應景地運用一些成語俗話,但寫作時卻詞匯貧乏。還有的則是說話比較有條理,但寫起文章來卻順序顛倒、思維混亂或詞不達意。這其實就是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述一件事情,這屬於作文構思的問題,老師可以先問問孩子你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學會取舍文章內容,要讓孩子知道寫作時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以及神態來表達思想。這樣,就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說明這件事情 。當老師發現孩子的作文裡有語句不通、詞不達意的毛病時應及時給予糾正。另外,對於剛學寫作的小朋友,為瞭使文章寫得生動、優美,一個比較容易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大膽地從課本和課外書上“移植”一些好詞句,這好比學習書法時的臨模慢慢地,語感就會培養起
來,也知道應該如何寫景敘事瞭。
三、解決方法:
1)、選擇生活化的作文題材
接近孩子生活的題材,孩子才最熟悉,才能有話可寫,學生才樂於表達,寫得才會生動。
2)、以讀帶寫,范文引路。 精心點撥,解決思路。
在教學中,教師給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