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有一個因惑
篇一:感悟作文教學
感 悟 小 學 作 文 教 學
劉傢李龐洪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瞭雲南省小語會2007年學術研討觀摩活動。這次觀摩活動是在春城進行,活動分兩部分,一是教師的才藝展示,二是教師優質課展示,給我印象最深和感觸最大的是教師的才藝展示。它的內容有舞蹈、戲曲、演唱、書法、繪畫、詩歌朗誦等,看完之後,我的壓力非常大。感覺到我們教師就像相聲要求的說、學、鬥、唱都要會,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特別是有幾位教師展示的拉丁舞、京劇、河南幫子等到現在我都歷歷在目。從這一展示中給我們傳達一個什麼信息呢?那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要多才多藝,在知識的深度上雖然不要求你掌握的太深,但要全面,多元化。學習其實就是一座金字塔,而就是金字塔的底部。而生的社會閱歷少,他們對什麼事都感到新鮮、好奇,好多“為什麼”一直問不完,我們面對這些聰明好學的孩子,就要會用不同方式把這些知識讓他們瞭解、感悟。所以,教師就要具備知識面廣且多才多藝。
參加瞭這一次活動,中心學校潘老師要求我圍繞“課改”對作文教學作一次講座。說實在的,三天的觀摩活動也不可能把課改的精神和實質瞭解的多透徹,況且我走上教學這一條路也沒有幾年,說講座無異於在大傢面前班門弄斧,隻能說把自己對作文教學的膚淺認識和困惑與大傢討論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傢的幫助,把更好的方法和見解傳授於我。
一、 平時作文教學中的困惑。
作文教學可能是大部分教師最頭疼的一件事,有時我們會感覺現在的孩子怎麼越來越笨,不是這裡出問題,就是那裡出問題,很多的困惑在困擾著我們。下面,我把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困惑體出來與大傢共同討論一下。
1、學生的作文言之無物,內容空的乏味。學生作文三言兩語,就像擠牙膏,為瞭湊字數,會寫反反復復、羅裡羅嗦的事情。
2、文章缺乏感情,寫出的文章幹幹巴巴,激發不起讀者的興趣。例如,我們班一個學生在寫《我的媽媽》中有一段:“我的媽媽是一位農村婦女,她穿著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