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作文
篇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茂南區金塘鎮天安 笑嘻嘻
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學習。它需要放眼於課內,更需要放眼於課外;它重視學習,更註重應用;它註重點滴積累,領會感悟,更註重養成習慣,潛移默化;它強調讀寫,也重視聽說;它講究方法,又似乎沒有定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註重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激發學生多方面潛能,達到很好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我註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具體做法是:
一、讓學生充分預習,初步感知教材,預習中查找資料,弄懂字詞意思,理清文章寫作順序、主要內容,畫出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在初讀中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交流、匯報。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課前,我讓學生先瞭解三國的形成、鼎立、衰敗過程,瞭解曹操、諸葛亮、周瑜、魯肅的為人特點。課上同學們熱情高漲,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知人知天,曹操用兵多疑,魯肅為人誠信,周瑜嫉賢妒能的性格特點分析的非常透徹。課後不少同學又捧起瞭《三國演義》,全班掀起瞭“三國熱”。
二、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講,側重感受揣摩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讀、想想、畫畫、演演,運用多種
感觀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探究語言規律,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瞭哪些語句,文章為什麼這樣命題?這樣開頭、結尾?課文寫瞭什麼?怎樣寫?這樣寫好在哪裡?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寫?所有的這些讓學生自己體味出來。
三、概括文章的寫作特點。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於其它文章的個性,概括特點是對文章的整體回顧,又是為今後的寫作做好充分的鋪墊。
四、積累內化訓練。結合語境的積累,結合情感的積累才易於被內化。因此閱讀教學是促進語言材料內化途徑。課文講完以後,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釋放情感,在讀中明意,讀中感悟,讀中吸收,並把好詞、段,積累下來。日積月累,詞匯豐富瞭,寫出的文章也就充實瞭。閱讀教學後進行仿寫、續寫,趁熱打鐵,讀寫遷移,是練習寫作的最好時機,如在教完《三味書屋》時仿寫一篇《我的小屋》,教完《爸爸和書》後仿寫一篇《我的爸爸》,學完《爬山虎的腳》後仿寫一篇植物。總之,學完人物篇仿寫人物,學完景物篇仿寫景物,學一類,仿一類,讓學生有樣可照,仿得輕松,練得愉快。從學到仿,然後是創造,最後是學會寫,寫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