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一:音樂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一:音樂教師師德演講稿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作為一名教師,尤其關註教育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是青年學生集中的地方,是培養人才的園地。我們黨歷來關心青年學生、愛護青年學生,重視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間,始終堅持“德育為先”的育人方針,提出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明確任務,學校德育工作取得瞭突出的成效。
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傢都願意接近的人,就要註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對學生施加更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記得10年興慶區教育系統組織“慶六一 唱紅歌”比賽,王老師為瞭鍛煉我,讓我跟她一起訓練學生,當時心裡壓力非常大,一心想著一定要拿出成績來,所以在排練學生的時候就比較急躁,對學生嚴苛的責罵。我越著急學生們狀態就越不好,甚至有些學生已經有瞭抵觸的情緒。排練瞭幾天下來一塌糊塗。王老師看見我這樣,對我說:“第一次訓練合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常心對待就好。學生們需要的是愉快、輕松的環境,或許你換個方法,換種方式,學生就願意跟你配合瞭。”於是我試著把所有的壓力都放下,跟學生有說有笑,在特別愉快的氛圍中指導訓練他們。學生們願意配合我瞭,狀態果然也比之前好瞭許多,最終在比賽中獲得瞭二等獎的好成績。那次之後,我明白瞭,教師的學識、權力、外表等確實是促成學生接近的因素,但是學識隻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願望,權力隻能維系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隻能吸引膚淺的註意。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