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境公報
篇一:2005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
2005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
2006-09-2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一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佈環境狀況公報”的規定,現發佈2005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綜述
2005年,首都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14.5億元,常住人口達到1538萬人,能源總消耗達到5500萬噸標準煤,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瞭11.1%、3.0%和7.0%。面對城市快速發展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本市緊緊圍繞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和“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堅持將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作為環保工作的出發點,以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不斷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全面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建設。
2005年,本市空氣質量連續第七年得到改善;市區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234天,占全年總天數的64.1%。主要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傢標準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保持穩定。聲環境質量及輻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主要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削減。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市區和郊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70%和40%,市區和郊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2%和46.6%。但總體上,全市環境質量與國傢標準、綠色奧運要求和群眾期望相比仍有差距,生態環境仍然比較脆弱。
環境質量
大氣環境
2005年本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仍未達到國傢標準。全年出現沙塵天氣4天,比常年偏少。
市區空氣質量
2005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234天,占全年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