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故事作文250
篇一:鄭成功的英雄故事
篇一:(激勵學生成長的名人故事)思想傢成長故事_民族英雄鄭成功
鄭成功名森,字明怦,號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將領,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在臺灣回歸祖國這一問題上,做出瞭不可磨滅的貢獻,永遠受到我國人民的尊重與愛戴。
1624年,鄭成功出身於福建南安一戶富商之傢。
1646年7月,清軍大舉進攻福建,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派人與清軍水師聯系,並寫信給清軍統帥,準備降清。在大是大非面前,鄭成功以國傢為重,不與鄭芝龍合作。
他多次苦勸父親抗清。但鄭芝龍滿懷升官的欲望,帶兵投敵。臨行前寫信約鄭成功同行。鄭成功忍受著最後和父親決裂的痛苦,悲憤激昂地回信說:“從來父教子忠,沒聽說過父教子做貳臣的。現在父親既不聽兒子的忠諫,決意投降,事已至此,將來倘有不測,做兒子的隻能報仇瞭。”鄭芝龍見信,惱怒道:“小子這麼狂妄。”果然不出鄭成功所料,鄭芝龍
降清後,清軍洗劫瞭鄭芝龍的駐地安平鎮,鄭成功的母親受辱而亡。此時,鄭成功正在金門,聽到母親慘死的消息,悲憤交集,失聲痛哭。他換上孝服,火速趕回安平,埋葬母親。國傢的危亡,父親的投降,慈母的慘死,所有這一切像一把把利刃刺向年輕的鄭成功的心。復仇的火焰更加激勵他胸懷已久的愛國豪情。他來到泉州的孔廟裡,跪在孔子像前,默默地摘掉頭上的儒生方巾,脫下身上的儒衫,將方巾和儒衫放火燒掉後,恭恭敬敬地向孔子像行禮,泣不成聲地說:“昔為儒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唯先師昭鑒之。”說罷,換上鎧甲,佩上寶劍,年僅二十三歲的鄭成功,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走上武裝抗清的道路。
1646年,鄭成功乘船來到廣東南澳,開始招兵買馬,很快招募數千人。第二年,鄭成功率眾來到鼓浪嶼繼續擴編。這樣,一支力量可觀的抗清武裝很快在廈門組建起來瞭。鄭成功以金門和廈門為根據地,多次統率軍隊向占據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清軍發動攻勢,使清軍難以穩固地統治這些地區。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