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課題開題報告
篇一:農村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農村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 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閱讀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而要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隻能通過學生大量的閱讀實踐。故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著重指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註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
著名作傢巴金曾經這樣說過:“現在有兩百多篇文章儲存在我的腦子裡面瞭。雖然我對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沒有很好地研究過,但是這麼多具體的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是怎麼回事。” 足見廣泛閱讀與積累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意義。
“學習母語,主要不是靠傳授知識,揭示規律,而是靠盡可能多地接觸語言材料,盡可能多地利用語文教育資源,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培養語感,逐漸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的話則更為明晰的揭示瞭這一語文學習的真諦。
可我們農村學生們的閱讀狀況又如何呢?他們又日日在怎樣的一種閱讀課堂中學習呢?如果我們還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的話,我們一定會用“堪憂”來回答。從文本的選擇上看,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教師仍然比較重視語文教材中課文閱讀的教學,仍在一如既往的一篇一篇的教課文,而一篇課文常常要花幾個課時來進行研讀雕琢。所謂課外閱讀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已,在實際教學中既沒有時間保障也沒有資源保障更遑論有效指導瞭。語文六冊教材、每冊教材平均30篇課文、每篇課文平均2000字計算,閱讀總量也隻有36萬字左右,離課程標準所規定的不少於260萬字的閱讀總量還有多遠?。從教學過程看,過分關註字詞句的落實,強調文道的統一,以致完整的文本時常陷入被切割被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