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展大學生的責任感英語作文
篇一:大學生公民責任感的現狀及培養路徑
大學生公民責任感的現狀及培養路徑
【摘 要】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過程正處於社會快速轉型階段,明顯存在著自我意識過強、缺乏責任心、過於註重個人利益、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的傾向,越來越多的學生過分強調自己權利的獲得而對於自身應負有的社會責任卻往往選擇漠視。大學生是國傢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如何,關系著民族發展的未來。因此,高等教育更要重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通過科學合理的路徑培養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傢認同,增強大學生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教育已成為當代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公民責任感;現狀;路徑
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是90後,他們的成長過程正處於社會快速轉型階段,明顯存在著自我意識過強、缺乏責任心、過於註重個人利益、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的傾向,越來越多的學生過分強調自己權利的獲得而對於自身應負有的社會責任卻往往選擇漠視。大學生是國傢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如何,關系著民族發展的未來。然而隻關註自我卻漠視周圍一切的思想狀態卻不利於他們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因此,高等教育在不斷提高大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更要重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傢認同,增強大學生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教育已成為當代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代大學生公民責任感的客觀現狀及其表現
一)公民責任感的涵義
什麼是責任感?如何理解責任感?目前國內研究者大多從心理學的視角展開論述:“責任感是指個體對自身在人類社會和自我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的一種意識,是對自己在道德活動中完成道德任務的情況是否滿足其道德需要而產生的情感體驗。”“是指個體對自己在承擔人類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責任中做出的行為選擇、行為過程及後果是否符合內心需要而產生的不同態度的情感體驗。” [3]此觀點把責任感理解為道德責任。具備瞭責任感,個體就會自覺完成道德任務並產生主觀的情感體驗,並與人的心理需要、心理體驗與行為結果聯系起來。可見,在心理學研究中,責任被賦予瞭內在情感,一種被認知為個體應該承擔結果之責任的情感。由此推論,公民責任感是公民主體對責任的一種自覺意識,指享有獨立人格的社會公民對社會、他人、自我及其生存環境應擔當的職責和使命,也是公民主體自覺、自主的價值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