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西烏旗的寫景的作文
篇一:培養生想象寫作能力
培養生想象寫作能力?三法?
西烏旗第一 孫桂紅
一、破題法
所謂?破題?,即在作文之前,先用幾句話說破題目的要義,然後圍繞文題重點起草寫作。經常進行這種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使之在作文時能準確理解題意,把握要點,克服偏題、離體的弊端。我的做法是結合講讀教學,進行破題訓練。如教學《金色的魚鉤》時,板書課題後,即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讀瞭這個課題,同學們會想到什麼呢?從題目你得到瞭什麼啟發??學生們討論熱烈,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我認為這篇文章一定是以‘魚鉤’為線索的。??魚鉤是用來釣魚的,為什麼要加上‘金色’二字呢???我想這個魚鉤不是一般的魚鉤,它蘊含著某種象征的意義吧??......同學們的一番爭論,盡管有認識深淺之分,但可貴的一點是他們個個都動瞭腦筋,都認真地?想?瞭,都對新課的學習充滿瞭求知的欲望。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我進行瞭小結:?大傢講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課文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老紅軍受黨組織的囑托,護送傷員走出草地,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魚鉤’是老紅軍珍貴的遺物,閃爍著老紅軍金子般的思想光輝......?通過對課題的剖析,不僅是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瞭濃厚的興趣,而且基本抓住瞭課文的中心,掌握瞭課文線索及其脈絡。與此同時,學生的想象力也得到瞭一定的訓練。在講讀訓練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在作文審題時
在進行適當的想象,從而不僅開拓瞭學生的思維,也豐富瞭習作內容。
二、續篇法
學完謀篇課文後,讓學生通過想象進行續寫練習,這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不無裨益。如學完《小音樂傢楊科》一課後,我啟發學生說:?一個酷愛音樂的孩子如此悲慘地離開瞭他所熱戀的音樂,那麼他的母親、他的夥伴和所有與楊科同命運的窮人們將會怎樣做呢?請大傢通過想象,為這篇課文寫200字以上的續篇。?10分鐘左右,學生們紛紛舉手要求敘說他們的續寫。有的寫楊科的母親從此覺醒,同兇惡的地主做生死搏鬥的;有的寫波蘭所有受苦受難的窮苦人們攜起手來,同心協力,與罪惡的黑暗社會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有的寫楊科的母親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革命隊伍,推翻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是遭受磨難的窮人們過上瞭幸福美滿的生活等等。這樣,即啟迪瞭學生對未來生活、事業的憧憬,引起瞭他們對現實快樂生活的珍惜,也開闊瞭他們的視野,訓練瞭思維,提高瞭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