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納為話題的作文
文章分類:體裁作文
你也會想看的:喂鴿子作文
篇一:話題作文《采納》
善納,善治
百花之所以艷麗多姿,是因為有春雨的陪伴,洗
刷它們的心靈;樹木之所以高以參天,是因為有陽光的照耀,給予他們溫暖;人們之所以不斷進步,是因為有挫折的存在,鞭策人們前進;國傢之所以興旺發達,是因為有治國之君的勵精圖治,善於納諫,廣開言路。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與錯都是相對而言的,當我們犯錯時,也許隻有通過他人善意地提醒,我們才會發現自身的不足。面對這寶貴的意見,我們不應該置之不理,要善於采納不同的意見。
大唐王朝的皇帝唐太宗,常說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道出瞭賢君賢臣的聯系,他廣招賢士,善於采納魏征等人的意見,勵精圖治,經過瞭幾十年的努力,開創瞭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貞觀之治”,贏得瞭後人對他的贊賞。
戰國時期,弱小的魯國面對來勢洶洶的齊國大軍,軍事才能有限的魯莊公急於應戰,召集大臣謀劃戰事,這是,曹劌的出現無疑給弱魯帶來瞭一片光明,莊公面對這位佈衣平民,親之信之,廣開言路,敢於采納曹劌的策略,演繹瞭一場華麗的逆轉,成就瞭以少勝
多的大舉。
可見,敢於納諫,善於納諫,不僅是為瞭改正自
己的錯誤,更是治國安邦的活力藥水。
楚漢爭霸之中,剛愎自用的項羽不懂得與大臣們
溝通,自以為是的他讓其民心大失,而對手劉邦卻能廣招賢士,任人唯賢,堅持采納張良等人的意見,重視百姓,贏得瞭廣大民眾的認可,最終戰勝瞭不可一世的項羽,建立瞭秦後又一大國漢朝。
善於納諫,善於治國。納諫可貴的是態度,不在
於意見的對與否。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我想,善於采納意見,不僅是個人進步的要求,更是國泰民安,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