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思維訓練
篇一:作文的創造性思維訓練
作文的創造性思維訓練
思維過程,是思想發展和形成的內在形式;而文章表達,則是這個過程的外化形式。說得通俗一點,“想是什麼,怎麼想”是根本,是關鍵,而“寫什麼,怎樣寫”是表現,是形式。學生個性的發展,離不開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消除學生作文弊病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要教給他們正確的作文思維形式,培養和訓練他們的作文創造性思維能力。具體做法:首先研究把握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作文的思維特點。其次研究多個年級的課本在寫作上的具體要求與內容,擬定出作文題目與內容。那麼,這種作文創造性思維訓練在內容和與一般的作文教學有什麼不同呢?
一、命題的系列性和整體性
一般的作文教學過程采取的是微觀命題法,即以篇命題,以篇立意。老師在講完一個單元的知識後,結合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及特點,佈置一篇作文,讓學生把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和技巧及時地在作文中得到應用。作文交回來後,老師先批改,最後再講評,教學過程便告結束。而創造性思維訓練則采取宏觀命題和系列命題的方法。教師命題時,應不局限於單篇立意,不局限於讓學生做單篇的練習和實踐、而要考慮一個相對完整的系列,如把大小作文結合起來,或者是一個單元寫兩篇,或者合並兩個單元寫數篇。這樣,使學生的作文不再是成為一種連環式或遞進式的前進過程。而教師的批改和主講也不再是學生作文階段的暫時終結,而是遞進過程的一種中介環節或是階梯。
二、內容的具體性和形式的多樣性
作文創造性思維訓練還表現在學生在寫作思維上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基本過程上。如寫人相對集中的系列,寫景和記敘文又搞一個相對集中的系列。其內容與一般作文教學過程相比要具體,但形式卻靈活多樣。這個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指導重心的前移
一般的作文訓練,往往隻著眼於學生的文字表達效果,作文教學是一種文字表達技巧的教學。而創造性思維訓練的教學過程則突破瞭這個框框,教師的指導,從學生觀察、體驗社會生活,認識、領悟周圍的環境開始。這種指導,有些是隱形的,有些是直接的。隱形的指導就貫穿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貫穿在一切可貫穿的機會中;直接的就安排在作文之前,安排在學生作文的準備狀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