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自律
篇一:自律的議論文
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呢?”
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梨?它已沒有主人瞭。”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元史》記載瞭這樣一則故事: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熱口渴,見道旁有梨樹,大傢競相摘吃,隻有許衡不為所動。人問之,答曰:“非己之梨,豈能亂摘?”有人譏其迂腐,說:“兵荒馬亂之時,這梨樹是沒有主人的,摘吃無妨。”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而我心有主。”
好一句“梨雖無主,而我心有主”!即便被人譏諷,許衡仍以自律之心堅守內心準則。心有主見,懂得自我約束,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謂之為成熟。不是我的我不拿,原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卻說易行難。有些人,一旦掌握瞭一點權力,就守不住清貧,抵不住誘惑,單位的財產,他們要想方設法占有;別人的請托,他們要想方設法收受;手中的權力,他們要想方設法做交易。他們的靈魂拜倒在孔方兄腳下,逐步沉溺於無盡的欲望和享樂中。他們身處欲望的陷阱,“你的、我的”概念已模糊,“國傢、集體”更不知在何處,反而譏諷排擠像許衡這樣固守原則的人。
身處檢察機關,位於打擊犯罪、維護司法公正的第一線,廉潔自律尤為寶貴和重要。然而人生道路漫漫,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遇到“梨樹”,我們如何正己身?
有人將犯錯誤比喻為“四部曲”,形象地道出瞭一個人由廉到貪的漸變過程。第一步是走在河邊不濕鞋;第二步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第三步是既然濕瞭鞋那就洗洗腳;第四步是既然洗瞭腳幹脆洗洗澡。我們查辦案件時常有當事人約咱們喝茶、吃飯或許以利益誘惑,我們要是接瞭招,這就好比走在河邊濕瞭鞋,最後難免要栽跟頭的。堅守廉潔紀律本是一場拉鋸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戰鬥的雙方是理性和欲望,是時間和耐力,一次的按捺不住或許就是滔天罪惡的源頭。作為檢察官,作為黨的幹部,不管權力大小、不論職務高低,我們必須時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