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開展作文課的好處
篇一:生隨文練筆好處多
淺談生作文教學
亳州市譙城區魏武 蔣召勤
生的生活經歷還不夠豐富,知識面也比較狹窄,又不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許多同學一寫作文便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固然是受言之無物的困擾,但也有言之無序的原因。因為每一單元進行一次作文訓練間隔時間長,學生練筆次數少,容易產生教學與作文相脫節的情況,尤其學生作文還處於啟蒙階段,如果教師不采用一些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瞭彌補這一不足,我在閱讀教學的同時,針對所學課文進行小練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閱讀教學中學習遣詞造句的能力
從學生的學情來看,還不理解整篇的作文是什麼,教師首先要在閱讀教學中由易到難滲透作文意識,由句到段,循序漸進,在每課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對精美的句子、重點的句子,有的整篇課文要讓學生誦讀,甚至會背,結合學生習作中寫錯的句子類型多加強指導。如:五年年級下冊教材《竊讀記》吃食物的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個連接的長句,“首先......然後.....最後......又.....直到......才......”;《珍貴的教科書》第二自然段,講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第二句用三個“沒有......就......”,這樣的句式。這些句子學生一般很難掌握,在教學中就要強調這些句子的學習,可先讓學生復述,再讓學生仿寫這些句子,進行隨堂小練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知識,也讓學生知道選詞造句
需合乎語言規范。
二、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
生作文訓練的是片斷練習,所以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指導學生學習段落的寫作方法,並將其引入學生的片斷練筆之中,為學生的片斷練習打下基礎。如在下冊教材中,《松鼠》第一自然段中,從“四肢、行動、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雙閃閃發光的小眼睛,灰褐色的毛,毛茸茸的大尾巴”的外形上說明松樹的美麗,第三自然段從住的方面搭窩的先後順序說明松鼠的聰明,第四自然段從“吃”的方面,說明松鼠的討人喜歡,這樣通過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吃食物時、睡覺時、遊戲時幾個方面利用文中的描寫方法和介紹順序,就可以寫一篇《我喜歡的小動物》的課堂隨筆。《三味書屋》第二段中分別介紹三味書屋的正中、畫前面、四面分別有些什麼,這都按照空間順序介紹某一處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來寫《我的教室》或《我的臥室》進行小練筆。隻要學生能有順序地寫一段話,就達到訓練的目的瞭,教材中段落的結構方式形式多樣;如《我弟弟的小蘿卜頭》的第四自然段就是總分式寫法,這是記敘文常用的一種方法,要讓學生掌握。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二自然段是因果式的寫法,在練寫時要讓學生明白前一部分表明原因,後一部分標明結果。再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段落之間的並列形式表現得尤為明顯,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練習的同時寫事物的不同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