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遊記作文遊魯迅故裡
篇一:生作文 遊魯迅故居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進步先讀書—李若嬋
遊魯迅故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
爸、媽媽,還有同學們一
起乘坐旅遊大巴,經過一
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瞭
位於紹興的魯迅故居。車
子停穩後,我們就像出籠
的小鳥,奔向導遊。
我們跟著導遊先生,踏
上一條窄窄的石板路,隻見兩邊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肅穆莊嚴。我情不自禁地走瞭進去,看見裡面有一張非常漂亮的畫,還有桌子和椅子,原來這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學習的地方——三味書
張若楠之童真文集
態度決定成功—傅滿紅
屋;我們還來到瞭百草園,
魯迅先生童年時候,曾在
這裡玩遊戲,捉蟋蟀,留
下很多有趣的故事。
最後,我們來到魯迅
先生的雕像前,瞻仰他的
儀容。我目睹瞭魯迅先生
那犀利的眼神,他仿佛在
沉思:為什麼當時的社會
那麼黑暗?那麼腐
敗?……我痛恨……我同情……
看完魯迅先生的故居,我們在雕像前與他合影留戀,學習他的高貴品德,傳承他的愛國精神。
篇二:遊魯迅故居作文
遊魯迅故居 經過瞭幾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瞭魯迅故裡。 充滿著濃鬱江南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上,“魯迅故裡”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頓時,一個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的形象在眼前浮現出來。 走進街巷,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來到瞭魯迅紀念館。這是一個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現代氣息的建築。“紹興魯迅紀念館”幾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走進大門,一眼就看到瞭魯迅青銅像,它比真人還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嚴肅而不失親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憂國憂民的證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幾個瀟灑的金字寫在瞭銅像旁邊的墻壁上,是魯迅一生的寫照。在館內繼續參觀,我們瞭解到瞭魯迅坎坷的一生: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傢庭的長房長孫,變成瞭一個破落戶子弟。傢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學習醫術,因深受資產階級民工革命浪潮,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並立下瞭“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看到國內同胞的愚弱,毅然棄醫從文,先後發表瞭好幾篇小說,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以此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看到這裡,我對魯迅更加敬佩瞭。 接著,我們又連續參觀瞭百草園、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但我最想參觀的還是三味書屋瞭。 “出門向東,不上半裡,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傢瞭。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幾十年前的書塾。聽身後的導遊說:“三味意為: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傢味如醯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