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看圖作文課
篇一:習作評改課的基本教學流程
中高年級習作改評課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回憶習作要求,商定改評標準。這裡的“改評”,“改”是“批改”,批就要有眉批、總批,改就是對字、詞、句、段、篇修改。“評”是“評判”,既是“評判”就要有“標準”,就要會下等第,等第由標準而來,標準一般由本次習作要求、習作的共性要求和個性特點三方面來確定。這個標準應通過對習作要求的回憶,師生共同商定。有瞭標準,教師的范評、學生的互改互評就有瞭依據。
2.示范改評典型習作,提示或教給改評方法。要使學生逐步形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師必須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課前充分閱讀學生的習作,選取典型之作,對范評作文的優缺點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范評時做好引導工作。范評還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放手讓學生去評說,去辯論,去探討。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出智慧的火花,感受到寫作的方法。隻有在學生遇到疑難和困惑時,老師才出來指點迷津。這種指點不僅要“對癥下藥”,“一針見血”,還要具有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升華到一定的高度,讓學生有“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之感。典型作文的選擇,應註意在字詞句段和文章的結構方面,都應具有典型性,以便於師生改評後,學生能較好地領悟作文改評的方法,並逐漸形成作文改評的能力。范評時,讓學生對照改評標準,閱讀所評作文,並互相交流,發現作文的優缺點,然後進行匯報,學生匯報時,典型習作應放在實物投影臺上,老師根據
學生的匯報適時用紅筆進行批改,學生可以同步看到老師批改的過程,老師應充分結合學生意見和自己課前的預設給出眉批、總批,並進行字詞句段篇各層次的批改,改評結束時,老師應和全體同學共同根據改評標準商定所批習作的等第,並寫上批改日期,這樣就把習作改評的完整過程充分地展示在學生眼前。范評時,如果發現應予批改的內容,學生未能匯報出來,老師應進行必要的引導。如“大傢讀讀這句話,看看寫得怎麼樣,”這樣既發揮瞭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瞭學生的積極性,又體現瞭老師的引導作用。在新的改評模式開始階段,還應進行批改知識的滲透,將圈、添、刪、調




